2025年5月26日实盘股票配资,71岁“老人”王健林出售了48座万达广场,市场传言此次交易金额高达500亿元。从万达爆发债务危机以来,这位“一个亿小目标”的商业大佬已经在债务泥潭中挣扎了八年,这次的“割肉断腕”无疑是他为化解危机使出的又一记狠招。
2017年万达债务危机正式爆发,王健林就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“资产抛售”之路,海外游艇品牌、美国电影院、西班牙足球队,北京总部大楼都被他一一打包出售。如今实盘股票配资万达商业版图中的“现金奶牛”,万达广场也未能幸免。
万达债务隐患
近日,万达集团开启了近两年最大的一笔交易,将一次性出售旗下48座自持的万达广场,而且是位于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位置,市场预计交易金额高达500亿元。
而此次想要接盘的目标买家,网友们也都不陌生,包括腾讯、京东还有太盟、阳光人寿等,可以说是汇聚了保险、私募、科技互联网等多方势力。目前,该笔交易已获批准。
此次大规模抛售核心资产,足见是王健林为了化解债务危机做的最后的“断臂求生”。过去7年时间,王健林虽已偿还高达6000亿的债务,但2024年来自苏宁、融创、永辉超市等昔日合作伙伴的仲裁债务总计180亿元,再次让万达受到暴击,在仲裁审理过程中,相关方冻结了万达及相关公司的股权。
去年3月,王健林为了推动万达股权重组,甚至拿出了自己对万达的绝对控制权,才换来泰国、阿联酋、阿布扎比投资局等投资方600亿投资。但新增股权的冻结成了这笔股权重组计划的“拦路虎”。
在这种情况下实盘股票配资,为了顺利解决债务问题,王健林只能忍痛割爱,抛售自己的“现金奶牛”去换得资金解冻股权,为后期万达股权顺利重组博得一线生机。
万达的困局何解
现阶段的万达究竟有多困难,才会让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走上不断“卖卖卖”的道路?
万达过去的扩张模式是典型的依赖高杠杆、高周转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运作方式。在市场繁荣时期,这种模式能够快速实现规模扩张,带来丰厚的利润。然而,随着楼市逐渐降温,融资政策不断收紧,房企的债务问题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纷纷爆发,曾经的疯狂扩张在市场巨变的情况下,反而成为了沉重的负担。
但除了市场原因以外,王健林多次对赌失败也是压垮万达的重要因素。
2016年从港股退市的万达商业,为了转向A股上市,以及后来珠海万达商管为了冲击港股,王健林先后与腾讯、融创、苏宁、泰盟等境内外投资机构签下三轮对赌协议进行筹资。
但万达上市屡屡闯关失败,这些对赌协议便成为他的债务噩梦。比如对赌协议到期,王健林不得不履行各种割地还钱的对赌义务,反而让企业发展陷入被动。
但事实上,万达不是没有“迅速回血”的轻松方式来摆脱困境,这种方式在很多企业面临债务危机的时候都会用到,那就是网上常见的债转股或申请破产。
但王健林面对万达的巨额债务,他没有出现恶意转移资产或“躺平”,始终选择以卖资产的方式来保住公司不破产,这可能也是他个人的坚守与原则,保证万达房产不烂尾,员工工资按时发放以及优先兑付小额债主。
2024年大连人队解散时,他也是坚持支付完所有球员薪水才宣布退出。即便个人财富大幅缩水,在网上被网友群嘲,失去核心资产的控制权,他依然选择以最艰难的方式坚守底线,守护企业的信誉和尊严。
家产剩余几何
那么,经历了多次资产抛售,王健林如今还剩多少家底?据媒体统计,加上本次抛售的48座万达广场,他已经出售了至少83座万达广场。
而此次抛售后,王健林手中还有140座左右万达广场可供变现,这些也是他手里仅存的底牌。
不过,很多网友看到“王健林陆续出售万达广场”的消息,都把视线集中在一二线的核心城市,确实他此次出售的也都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万达广场,然而实际上,一二线城市中的万达广场在和海信、万象城等知名品牌的竞争中并没有占到上风。
但是在县城等下沉市场,万达广场如今依然属于顶流,甚至在一些县城中,万达广场还是当地的门面,能享受到比一二线城市还要好的政策扶持,从这个角度看,下沉市场中的万达广场的价值也许还高过一二线城市。
如今王健林出售短期内更具价值,且易变现的一二线城市万达广场,选择保留县城市场的万达广场,是最为划算的选择。而且随着国内县城经济的不断发展,不少县级城市的消费能力不亚于一线城市,下沉市场的潜力的价值未来还会更高。
如今,即便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被摆上货架,但万达广场依然不断在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拓展,县城等下沉市场的资产可以说是王健林手中最后的优质筹码。
和业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